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 热搜 🔥
1
上海
2
习近平
3
新疆
4
鄂州父女瓜
5
乌鲁木齐
6
疫情
7
H工口小学生赛高
8
习明泽
9
芊川一笑图包
10
印尼排华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首页
下载应用
提交文章
关于我们
🔥
热搜
🔥
1
上海
2
习近平
3
新疆
4
鄂州父女瓜
5
乌鲁木齐
6
疫情
7
H工口小学生赛高
8
习明泽
9
芊川一笑图包
10
印尼排华
分类
社会
娱乐
国际
人权
科技
经济
其它
看到辛瓦尔死前3天没吃任何东西,立即想到了杨靖宇
西班牙街头一幕!国王遭民众围攻
又一个特朗普时代!对美国、中国和世界的影响
今天,石狮这所小学向全市展示!
灯塔国的灯
生成图片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查看原文
其他
真的是连作业都抄不好吗?丨施展札记09
Original
施展
施展世界
2020-09-06
收录于话题
#施展札记
25个
英国首相约翰逊新冠中招,转为重症入住ICU了。
当初约翰逊讲出“群体免疫”的方案,网络上一通惊讶和嘲笑。惊讶者感觉难以置信,老牌帝国面对疫情怎么会堕落到“你有狼牙棒、我有天灵盖”的路数,嘲笑者则挤兑老牌帝国“连作业都抄不好”。
0
1
政治学视角下的疫情问题
实际上,无论是惊讶者还是嘲笑者,共享着一个误区,他们都没有意识到不同政体类型和瘟疫之间的关系。这种关系简单来说就是,面对高传播性的未知瘟疫(这次的新冠瘟疫就属此类),有限政府基本上会选择一种共存模式,努力坚持到疫苗出现;全能政府则会选择根除模式,它虽然没能力根除病毒,却有能力隔断病毒的传播过程。
当然,这里有个重要的病毒学前提,就是,致死率很高的病毒,往往来不及大范围传播,宿主就去世了,所以它通常是低传播性的;高传播性的病毒,通常都是致死率相对低一些的。只有在这种情况下,共存模式是一种能够容忍的状态。
之所以有限政府会这么选择,在于其“有限”性决定了,它不会对社会做无限承诺,它所承诺的主要是基本法律秩序,以及必要的公共服务,它的正当性基础就在于对公民社会法律秩序的正当保障。除此之外它不承诺对公众的无微不至的照料,公众和社会通过各种市场过程(比如保险机制)和社会自组织过程(比如各种NGO组织),自行解决各种日常生活中的问题。日常生活的问题解决得不好,公众也不会怪到政府头上,因为对政府本来就没有这种期待,也就不会伤及政治正当性。
全能政府的正当性基础则在于对社会秩序的兜底性承诺,要解决一切问题,从而在原则上来说它会承诺对于公众的无微不至的照料(实际上能做到什么程度是另一个问题)。由于这样一种正当性逻辑,全能政府实际上还有着未明言的隐性前提,就是从原则上来说,它也应当是“全知全善”的,如果不“全知全善”,则没有资格“全能”。因为“全知”,则其他人发声是没有正当性的,因为其他人不具备“知”;因为“全善”,则其他人的自主行善能力也是可疑的,因为其他人也不够“善”。
有了这些分析,我们再从疫情阶段的角度来看一看。不过要强调一下,下面所说的都是指未知病毒引发的瘟疫,对于已知病毒所致的瘟疫,通常都有相对成熟的办法来应对。
疫情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,苗头预防阶段、局部暴发阶段、大流行阶段。
在苗头预防阶段,原则上来说,全能政府有显著优势,因为它可以做到预防隔离半径充分大,说得夸张些,就是只发现一个人,也可以隔离一个城,从而把疫情彻底控制住。有限政府需要隔离半径最小化,控制效率就不如全能政府;不过如果是已知病毒,有限政府更有优势,因为它的预案通常更成熟,对社会的扰动度也通常是更低的。
但是面对未知病毒,全能政府能够发挥其效率的前提,是疫情已经被公开;可是在“全知”原则的约束下,疫情公开的效率有可能是低下的。也就是说,全能政府在它本应最有效率的地方,却丧失了效率,这说明全能政府的行政机理、官僚机制设计上有重大问题。
苗头预防阶段控制不住疫情,就会转入局部暴发阶段。在这个阶段,全能政府更加具有优势。因为此时“全知”的政府已经完全承认了疫情的存在,它“全善”的一面就会被动员起来,这一面隐性承诺了对每一个人的照料,而要达到“全面照料”“不留死角”,便只能反应过度,以对(几乎)所有人行动的隔断来应对。全能政府可以在事实上将区域内所有居民全面禁足,从而在这个阶段在事实上战胜病毒,不会转入大流行阶段。此次中国的疫情,湖北以外的地方基本上都控制在了苗头预防阶段,湖北的局部暴发最终也大致控制住了。
这样一种全面禁足,对于有限政府来说,会是对正当性的一种伤害,但是对全能政府来说,却会是对正当性的一种必须。然而,全能政府在全面禁足的具体执行策略上,仍然大有可商榷之处。
就隔离而言,在检测手段足够的情况下,应当是隔离人,检测手段不够的情况下,也应当是隔离小区,而不应该简单粗暴地封城。封城会带来城内人的过度恐慌,以及资源进出的困境,从而导致医疗系统被挤兑、击穿,导致灾难被人为放大。当然,作为局外人无法知道当时的检测手段到底是短缺到什么程度,无法探知封城决策背后的其它考量,只能说这个决策是颇可商榷的。
不过,封城这种过度反应的决策,却可以在“全善”的逻辑中被正当化,通过过度反应,来表达全能政府对于其他地区民众的无微不至的照料;至于被封的城市,则会在“伟大牺牲”的口号中,被遮蔽掉具体的人活生生的真实痛苦。
有限政府做不到全面禁足,只能尽力做到重点隔离。如果病毒不具备大流行特征,则有限政府在这个阶段也能控制住,倘若具备大流行特征,就进入下一个阶段了。
就有限政府而言,局部暴发阶段的应对,还有个重要的条件,就是公众对于政府的信任。弗朗西斯·福山在《大西洋月刊》上发了一篇新文,谈及这个问题,信任有两个基础,一是公众相信有足够专业知识的、能够公正处事的人处在正确的位置上,一是对于政府高层的信任。
但遗憾的是,现在很多西方国家在这方面都有问题,这样一来,疫情应对就更会出问题了。还有一个事情更加雪上加霜,就是在这次疫情当中,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信息不信任(这是有理由的),但是由此却又导向了另一个方向,就是似乎又连带着不信任中国的信息中所反映出的疫情的危险性,居然在两个月时间里没做什么有效准备,似乎相信疫情就不会影响到自己。终于,疫情不可控地从局部暴发阶段发展到大流行阶段。
由于全能政府在局部暴发阶段的强硬手段,它有很大机会阻止疫情发展到大流行阶段,因为只要阻止人的流动,疫情传播也就被阻断了。一旦因为某些原因,还是进入到大流行阶段,全能政府就推动更加严厉的禁足便是,在全国范围内彻底隔断所有城市间的非必要联系。
人的流动被彻底隔断,潜伏期都过去,疫情基本也就控制住了。到了这一步,全能政府就可以在“全知”的逻辑下,开始构建出一个“全善”的抗疫叙事,引导公共舆论了。
全能政府和疫情是你死我活的关系,所以它会坚定地采取根除模式。但是疫情并不关乎有限政府的正当性问题,所以到了大流行阶段,它会采取共存模式,而公众的心态在这个阶段很可能也会发生变化,从局部暴发阶段的恐慌,逐渐过渡到一种相对平稳的状态,开始接受与病毒的共存关系,容忍传播风险,容忍相对较低的致死率,等待着疫苗的出现。
比如纽约仍然处在相当严重的疫情当中,但是4月6日新病例的增长速度开始出现下降,于是股市就涨声一片,显示的就是这种心态上的变化。
所以可以再总结一下,全能政府面对疫情,必须不惜代价消灭之,否则“全能”性会受到伤害;而有限政府是无法付出那么大代价的,公众的期待值也是大不一样的,于是共存模式就会成为一个选择。
在这种情况下,不从疫情的政治学属性来分析,仅仅是哀叹老牌帝国的衰落,或者嘲笑他们不会抄作业,都是流于浅表的。
02
对未来可能影响的几点想法
人类在最近这几十年来实在是太顺利了,2008年金融危机跟此前历史上的那些大灾难相比,简直就是挠痒痒,但也让人长吁短叹了好久。这种顺利的日子让人们忘记了,瘟疫本来就是和人类共存的。
人类历史上有过多少次大疫,又有多少大疫曾经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历史,雅典瘟疫改变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走向,查士丁尼瘟疫让东罗马帝国复兴的愿望终成泡影,黑死病催生了欧洲的文艺复兴,西班牙大流感促成了德国在一战中的投降。此前几十年的顺利,只不过是历史上的一段插曲,不能以为它是永恒的。人类与病毒、与瘟疫的共存,才是常态,病毒、瘟疫还不断地推动着人类秩序的演化。
既然共存是常态,也是有限政府的国家能够忍受的,那就意味着中国这边对于疫情的控制,只能是个短期的事情。中国不可能长期与世界相隔绝的,而一旦与世界的交往恢复了,意味着疫情也就有机会又回来了。
中国的疫情要想控制住,以世界疫情的控制住为前提,中国的命运和世界是高度一致的,任何以邻为壑、幸灾乐祸,从道德上来说都是败坏的,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说也是极为短视的。
既然有限政府接受了共存模式,也就意味着中国的根除模式是无法真正一直走下去的。中国有可能迟早也会被迫进入共存模式,但这又和全能政府的各种隐性承诺是相冲突的,从而会伤及正当性。
那就意味着,某种机制上的改革是必须的,通过这种改革可以渐进地调整正当性叙事的逻辑,否则会遇到很多问题。大观研究小组此前所做的关于CDC改革的一种思想实验,也包含着对这方面的思考。
回顾大观研究小组思想实验
学者建议:CDC应直接对中央负责,邀请全球专家参与
CDC改革:应有“全球参与”原则
CDC改革:让懂的人有权去做对的事情
CDC改革:为什么要有“事务性集中”原则
疫情过后,WHO很可能会成为与几大全球经济组织同等重要的国际组织。因为人们会发现,公共卫生问题已经突破了广义的医学领域。
在经济全球化已经如此深入的今天,人口的流动程度前所未有地高,则病毒也会前所未有地穿透国界,公卫问题于是会溢出为一系列的经济、政治、社会问题。人类的各种问题开始深度嵌合在一起,也无法分离为各不相干的多个专门组织来分别应对。所以,WHO的机制很可能也要经受深刻的改革,与其他一系列国际组织共同演化出新的全球治理机制。
目前似乎愈演愈烈、人们讨论越来越多的逆全球化,不会走得太远,毕竟各国在经济、社会等各种领域的相互依赖关系已经达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深度,并且这种深度并不是由国家主导推动完成的,而就是民间经济自行发展的结果。政治层面的逆全球化,无法改变这个大的趋势,因为民间经济活动已经进入到一种“非国家”(而非“超国家”)的活动空间当中,已经开始生成很多自主的活动机理。
目前的逆全球化,基本上都是国家行为主导的,而不是民间行为主导的,它更多地应该被解读为全球化进程中一次小小的回潮,无法改变大的方向,但是它有可能提示出未来的全球治理改革要回应的问题方向。
在这一系列可能的演化走向当中可以看到,很多时候,究竟会往何种方向演化,球实际上是在中国队的脚下。不知道这一次留给中国队的时间多不多。
往期阅读
美国的力量≠美国政府的力量丨施展札记08
什么情况下中国的“世界工厂”地位会不保丨施展札记07
清教伦理与美国的力量 | 施展札记06
互联网时代的大型行为艺术丨施展札记05
疫情中的“黑恐龙”丨施展札记04
疫情中的摇滚乐丨施展札记03
为何中国必须保持开放?丨施展札记02
灾难时期,历史学家何为?丨施展札记01
▼
【阅读原文】看新书《溢出》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{{{title}}}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